三国志8化繁为简 三国志8威力加强版

1、问题一: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区别三国演义与三国志首先说一下,流传的三国有两个,一个是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这是一本**,也是大家所知道的三国。而另一本是三国志。简单的说,三国志是史书,三国演义是**三国志是陈寿编写的史书,陈寿是蜀国人,在蜀为官,接触了很多相关史料.三国归晋后,他根据魏书,吴书.和采集到的蜀国资料编撰成三国志,三国志是前四史之一,是记录三国历史的**史书.

2、而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何谓通俗,就好象我们现在说普通话一样.三国志难懂,观赏*不强.罗贯中根本三国志,创作了三国演义.大体历史走向和史书一样,但人物*格,事情都有所改变.

3、接下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正史与**的区别。。。大家心目中的很多英雄,如关二哥,孔明先生等都会和**中的描写完全不一样。。。怕毁灭心中偶像的就不要看了。

4、---------------------------------------------------------------------

5、对中华民族文化影响*为深远的古典名著,无疑首推《三国演义》。它的许多人物和故事,很早以前就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很多人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七分实,三分虚”,认为看过《三国演义》后,对三国历史就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其实,别小看了这“三分虚”,如果这“三分虚”照实写,整个《三国演义》就会大变味儿。

6、桃园三结义――《三国志》上没有关于刘备、关羽、张飞三

7、人结义的记载,只是说他们恩若兄弟;

8、青龙偃月刀――关羽的兵刃是长矛,其实吕布的兵刃也是长

9、矛,张飞的兵刃并非丈八蛇矛,而是一般的矛;

10、三英战吕布――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

11、三人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12、温酒斩华雄――此乃江东猛虎――孙坚所为;

13、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所

14、土山约三事――关羽是战败被擒,并非有“土山约三事”如此

15、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

16、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17、古城斩蔡阳――此亦乃刘备所为;

18、华容放曹――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

19、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

20、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21、单刀赴会――本末倒置,实乃鲁肃单刀会关羽,“单刀”乃军

22、水淹七军――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

23、刮骨疗伤――此时华佗已经死了两年,因此并非华佗所为,

24、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

25、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

26、关公与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

27、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

28、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如此看来,关圣

29、关公月下斩貂蝉――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三国演

30、义》在吕布死了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代。关公月下斩貂蝉,

31、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如果是真事,关羽也太不配做男人了

32、关羽的儿子――关平是关羽的亲生长子;关兴是文官,年轻

33、的时候就死了;关索乃虚构人物;关羽还有一女,相传叫银屏

34、,嫁与李恢之子。顺便说一下张苞,他还为成年就夭折了;

35、赤兔马和周仓――赤兔马确为吕布所骑,但吕布战败后,不

36、知去向;周仓在《三国志》中没有记载,而且也有很多和《三

37、国演义》记载不相符的野史,似......>>

38、问题二: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区别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实答案很简单,一个是正史,一个是**

39、本来这么简单的事情无需劳师动众发帖来解释,不过我更想说的是这个问题背后的含义

40、大家看其他**,根本就不把它当成真实,知道那是虚构的,但为什么天下的人都觉得三国演义说的都是

41、历史**呢?大家谈起来,好像孔明借东风,木牛流马等都是**真事,说得眉飞色舞。关键是我觉得三

42、国演义写得太传神了,而且跟着正史去走,所以能达到这种以假乱真的境界。过去三国志由于太深奥,所

43、以只流传于上流社会高级知识**之中,如果没有三国演义,现在蛊惑仔恐怕拜的不是关公,而是其他神

44、佛了。更难得的是,里面蕴含着很多的谋略,例如苦肉计、连环计、美人计、反间计等等。当年清兵入关

三国志8化繁为简 三国志8威力加强版45、靠的就是一本三国演义,***在战争年代,随身带着的也是三国演义,可见其参考价值之高!现在**

46、人研究中国,也是从三国演义着手。大家很多都玩过光荣的三国志吧,对三国的把握我觉得比很多中国人

47、不过演义终究是演义,不是正史,我们也不要太迷信了。那么三国志里面的东西应该是真的吧,我可以

48、告诉大家,也不全是。大家千万不要太迷信史书上面写的东西,因为这些都是由人根据资料写出来的

49、其准确*不可能达到100*,如果史书都是完全正确,那还要历史学家干什么?历史学家就是从资料

50、中分析历史记载的正确*,纠正历史和研究历史。例如太史公司马迁对秦始王不满,就把他母亲写成

51、一个***的***,一点都不客观。现在电视上面也是按照这些描述演的,大家看这也不觉得什么,因为

52、秦始王他母亲风不***已经无关痛痒了,呵呵

53、现代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大家不知道都有没有看过雷锋日记,我感觉并不像真的,反而写作风格很像

54、当时的作家的风格,说的东西也很难让人尽信,什么看病回来去工地帮忙,回来一下别人就敲锣打鼓

55、前来感谢,工地完工了?还有很多很多,不过也是无所谓了,毕竟大家相信这些事情还是很有好处的

56、就如大家喜欢说关羽刮骨疗*,诸葛亮七擒七纵一样,到底有没有这么一回事,管他那么多干啥~~

57、陈寿《三国志》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有很多不同只处~~~演义版本毕竟是**,加了不少个人修改,大家,应该知道《三国志》是我们中国真正的三国时代的故事,不过陈寿《三国志》的文言文看了也够呛~~以下说点我所发现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几点冲突,挺有意思的。。。

58、关于桃园三结义――《三国志》上没有关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义的记载,只是说他们恩若兄弟;

59、三英战吕布――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人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60、温酒斩华雄――此乃江东猛虎孙坚所为;徐州诛车胄――此乃刘备所为;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所为。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古城斩蔡阳――此亦乃刘备所为;华容放曹――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关羽并未和黄忠发生战斗。单刀赴会――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实乃鲁肃单刀会关羽,“单刀”乃军士之佩刀;水淹七军――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刮骨疗伤――此时华佗已经死了两年,因此并非华佗所为,似乎只是一般的军医所为;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至于,追命吕蒙,玉泉显圣等,不用说也知道是子虚乌有,乱搞封......>>

61、问题三: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区别《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

62、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63、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64、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就记事的方法来说,《先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年经事纬,与本纪完全相同,只是不称纪而已。陈寿这样处理,是附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这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三国志》总起来说记事比较简略,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陈寿是三国时人,蜀国灭亡时三十一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但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料的选用和修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65、从魏、蜀、吴三书比较来看,《蜀书》仅得十五卷,较魏、吴两书更简。这大概是魏、吴两国的史料多于蜀的原故。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方便。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陈寿费了很大气力,连一些零篇残文也注意搜寻,《蜀书》才仅得十五卷之数。《蜀书》中的许多重要人物的事迹,记载都十分简略,可见蜀汉的史料是相当缺乏的。另外,因为政治上的原因,陈寿也可能舍弃了一些材料,如牵涉到司马懿的一些不光彩的事,不便写,只好舍弃了。

66、《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部长篇章回**,是历史演义**的经典之作。**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7、在《三国演义》全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字。三国演义是中国**部长篇**,中国**如何由短篇发展至长篇,这点我们要注意。原来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纷繁,正是敷演故事的*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后由许多**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后得到辗转加工,***成书,成为中国**部长篇**,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在形态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们注意。这种源出众手的**,后来还有神魔**《西游记》和另一讲史**《水浒传》。三国演义对后来的**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

68、问题四: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不同《三国演义》,全名《哗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这是一本写三国时期的历史**,七实三虚.而《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是一本历史的真实记录,所以一本是供人**的,一本是帮助人了解正史的,*质上不同.

69、问题五:三国志三国演义哪个更接近历史三国志更加接近历史,三国演义经过人加工的比较多

70、问题六: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诸葛亮的区别三国演义里面的诸葛亮,奇谋很多,看似牛逼其实干的都是将领应该干的活。为什么,因为编书人智力有限,阅历有限。嗯,不好意思我就是这样想的。三国演义的确很厉害的书,但是罗贯中一无治国之才二无统军经历,当然是怎么歪歪怎么写。

71、三国志是因为年代相近,写的诸葛亮就明显客观多了。很抱歉,现实世界永远不会和**一样美好。

72、 1,外貌: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是三国志的描写。大致三国演义更夸大了一些。总归都是帅的出奇。

73、 2,三国志里面的诸葛亮,不擅长奇谋,也就是说,人家诸葛亮不擅长两军对战,我坑你来你坑我的把戏。诸葛亮擅长于治理**。收拾政务。收拾政务不仅仅是后勤,还要高瞻远瞩。诸葛亮明白蜀国现在该和谁联手,该发展的是兵力还是农业,但是并不太擅长于坐在小车车里,指挥士兵该怎么打仗。三国志里的诸葛亮是帅才,他的智慧在于****的方向。显然他的确这里很强,年27就能看出未来世界的走向,并且促使发展为三足鼎立。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则是一个为将之才,善于你坑我来我诈你。

74、 3,带兵才能。虽然不擅长于勾心斗角,不擅长于尔虞我诈,但意外的,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里的诸葛亮都非常善于领兵。三国志里,诸葛亮和司马懿对战,但是诸葛亮死了。司马懿后来看见诸葛亮带军时驻扎的营地大叹:“天下奇才。”陈寿对诸葛亮带军的形容如下: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嗯,可以信吗?自己兵没有粮了,结果他让兵和民在一起呆着,居然兵蛋子不偷鸡摸狗,不影响百姓生活?这要是还是领兵能力差,我跪求一个领兵能力强的人。

75、 4,对于三国志,诸葛亮治理政务的能力更是惊天动地。怎么说,陈寿表示,至于吏不容*,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这种形容不应该是庄康大道吗?是我眼花了吗?诸葛亮带的不是一个正在打仗的**吗?为什么他能在**打仗的情况下还能治理成这样?我不理解?但是陈寿这样一个学术严谨的人就是这样形容他的治国的。

76、 5,三国志里,诸葛亮治国能力120,满分100。带军能力98,满分100,出奇谋妙计能力80,满分100。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治国能力100,满分100,带军能力100,满分100,出奇谋妙计能力100,满分100。嗯,毕竟是**人物,要完美才好。

77、 6,总结,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智谋近妖。在三国志里虽然诸葛亮有缺点,但是陈寿开始把诸葛亮比作萧何,管仲。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陈寿觉得诸葛亮失败在手下没有**的将领,不能弥补他不擅长你诈我来我坑你的缺点。*后陈寿又说,诸葛亮去世很久,还有梁益之民讨论他。“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嗯。陈寿觉得诸葛亮受民的爱戴远远超越召公,子远等人。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虽死不忿。”信矣!陈寿写这句话,和我的感受一样呐。就是诸葛亮终于让我相信,这种理想化的东西居然可以成真~嗯,司马懿说的对,天下奇才也!

78、 7,*后陈寿干脆把诸葛亮和咎繇,周公这种人放一起了。因为陈说,那些嫌弃诸葛亮文辞不华丽的人不拉不拉不拉。诶?话说,当时人找不出诸葛亮治国治军本领了所以非要鸡毛蒜皮挑刺说人家文辞不华丽吗?咎繇是与尧、舜、大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

79、 8,反正对于诸葛亮的崇拜程度,恐怕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是大约一样的。

80、问题七:真实的三国志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前者是正史,后者是**,这是*大的区别。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f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而三国志是三国演义**的基础。《三国演义》是长篇小......由于它根本不是正史――如果雷同正史,则《三国志》成书后就无须再编撰甚么《三国演义》了。《三国志》为晋朝陈寿所写,记载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是写实的,为二十四史之一。《三国演义》为明朝罗贯中所写,是在《三国志》所记载的历史的基础上加以改编的文学作品,内容与历史事实不完全吻合,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若论史学价值,前者高于后者;若论文学价值,后者高于前者。

81、《三国志》是所谓的正史,而《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记录的历史演绎出来的**、故事,是文学作品。如果要**史,当然要读《三国志》;如果是为了于消遣中获取某些历史知识,《三国演义》足已。演义与正史的*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

82、一是体例不同。《三国志》是史书,是对三国历史的较为客观的叙述。而《三国演义》则是历史**,是对三国历史的人为演绎,其中加入了很大成份虚构的内容;

83、二是成书时间不同。《三国志》成书于西晋初年,距离三国很近,因而可以保证这部史书的真实*。而《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掺入了大量民间传说;

84、三是承续关系不同。陈寿写作《三国志》依靠的是他自己多年收集的历史资料,而罗贯中撰写《三国演义》则主要取材于《三国志》。也就是说,《三国志》是《三国演义》的母体。

85、在《三国志》里那个文韬武略、心胸开阔、英雄豪侠的周瑜,到了《三国演义》里却成了心胸狭窄、疾贤妒能的“小气鬼”。《三国志》中,周瑜从小就多才多艺,年青时就精通音乐。只要奏乐有错误,他必定会发现,发现了就一定会加以指点,所以当时有民谣说:“曲有误,周郎顾”(周郎会发现,可以请周郎指点指点)的说法。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吴抗曹,这个战略起了关键*作用。但是整个战役的指挥计划者实际上是周瑜。周瑜在说服孙权上起了重要作用,而《三国演义》中是诸葛亮激将法激的;利用火攻是黄盖提出来的,后来都改成诸葛亮,这些都是出于突出诸葛亮这个主要人物的创作需要。突出了罗贯中对诸葛亮的喜爱,**中周瑜的*格特点主要是心胸狭窄,特别忌妒诸葛亮。这是**为了使不同人物*格区别鲜明的创作需要。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艺术处理,不可当真,“三气周瑜”当然就更是毫无历史根据,周瑜*后是病逝于出征途中的。...>>

86、问题八: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与陈寿的三国志有什么不同《三国演义》是**,《三国志》是史书

87、《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家罗贯中。

88、《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89、全书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90、《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的“前四史”之一。

91、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作品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

92、《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为特殊的一部,因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这个问题所以出现是因为三国志8使用的是繁体字,在简体系统下就会出现乱码化繁为简 v2.13版个人推荐这个转码软件,比较简单关于这个软件的使用:“游戏文件”,先点“浏览”,然后选择要运行游戏的.exe文件,这里就是三国志8的主程序

设好后点“化繁为简”就可以直接启动三国志8了其中会有些空格,不影响体验,习惯就好

选择“终了”——“结束现在的角色”后让电脑控制再同时按:ctrl+alt+滑鼠右键便可以选其他武将啦,*多8个。

1、先用中文输入法将你要起的名字写好,存在文本文件里面。

2、用南*星的中文<->日文转换功能把中文转换成日文。然后把转换好的日文存档。

3、拷贝转换好的日文到登陆武将里面填写相关的内容。

当君主下野时,如有义兄弟在同一城中,就可成为放浪军。下野前将城市的钱引出,评定时把粮食卖掉,再引出,这时该城已无钱无粮。

但一下野,该城就会有几千金和几万粮,于是“旗扬”再成为君主,再引出、卖粮、引出。如此反复下野——旗扬,就迅速暴富啦。当然,所持金*大9999,你必须狂买宝物来存钱。

评定画面→军事→卖粮与san7类似,在评定画面选指令[军事]、[卖粮],按住向左的三角箭头“←”20秒,看到“卖出军粮”呈闪烁状时松手,(多练习几次就*练了),执行指令,恭喜你有999999的金了!

军议画面→策略在军议画面选[策略],鼠标左键按住[鼓舞]、[幻术]等任意策略左三角箭头“←”10秒钟以上,看到数值乱跳时,松手,该策略的数量将变成10个!

再:游戏中所有的左三角箭头按“←”10秒钟以上,都会有秘技出现!!例如:调用金钱,征兵,外交等等都可以!

2、先把标条按在命中率高的战法,再突然按要用的战法后确定~使用该秘技能明显提**率!尤其**条能提约20*!

在平时训练战法时同样适用,在训练战法时,点击所要训练的战法,停断一下,突然点击开始,成功机率大增!呵呵,还有哟,这种理论在接受别人教你战法时也适用,有点不同的是,在所要教的战法上面突然猛击,我就这样试过很多次,成功率比较高,但不是百分百!

三国志VIII攻守双方共计14种战场策略,没有参军策略则不能使用。策略种类由主将和参军的特技决定,每种策略的选择需一定策略点数,策略点总数等于主将与参军智力值之和。

鼓舞:随机产生大增士气20点或小增士气10点左右二种情况。

鼓舞:随机产生大增士气20点或小增士气10点左右二种情况。

连环:使水上的敌军变成足止状态不能移动,需要特技“神算”及20点策略值。

崩壁:使城防值减少,且在一定回合内使攻方对敌城墙破坏力上升,需50点策略值。

地*:提高攻方对城池内敌军的攻击力,需10点策略值。

风变:改变战场的风向,需要特技“天文”及20点策略值。

天变:改变战场的气候,使之成为晴、阴、雨、豪雨、雪任意一种,需要特技“天文”及20点策略值。

幻术:只能在阴天施展,蛊惑敌军随机产成不良状态,需要特技“神算”及40点策略值。

落雷:只能在豪雨天气施展,威力*大的战场策略,看着霹雳闪电从天而降真是爽*,嘿~运气不好可会劈着自己哟,需特技“天文”和“鬼谋”及60点策略值。

煽动:只能在守方城下才可施展,扇动城内之兵民打开城门取得胜利,需100点策略值,成功率低。

(注:攻方策略中鼓舞、连环、风变、天变、幻术、落雷等策略守方也可使用)

征兵:临时征集士兵,需50点策略值。

坚牢:临时增加城防值,需50点策略值。

同讨:使视野内敌方武将自相残杀,需策略值30点。

拔道:将视据点视野内所有的己方武将转移至城池内,可免敌阻击,需50点策略值。

战场武将计略因武将的特技、能力不一,所能使用的计略及成功率不同。

混乱:使敌混乱,防御力下降至**点并不能移动和还击,而且还会保持较长的混乱状态。需有“混乱”特技的武将。

大喝:使敌恐慌,防御力大减并不能移动和还击,每回合士气下降,此状态也会保持较长的时间,需要有“威风”特技的武将。

挑拨:激怒敌方武将,使之主动来向你进攻,利用此计可*敌深入或占据有利地形后引来敌将来攻。

寝返:命令评议时内通之计成功后,作为内应的武将叛变。**:**已方武将中的伤兵,回复战斗力,需要有“**”特技。

沉静:对处在混乱、恐慌、足止、挑拨等不良状态中的武将回复实施回复,实施武将智力越高越有利。

消火:火计在战时的波及范围很大,想少减些兵力就执行此计,实施武将智力越高越有利。埋伏:战时,碰到在评议中使计“埋伏”成功的敌方武将,可呼出*细使其混乱。

三国志8用Microsoft AppLocale对游戏进行汉化时会出现无法打开游戏的报错,而化繁为简对这款游戏的支持比较好,但是有时候也容易产生错误,要解决问题还是要从源头着手。

1、执行文件SAN8.EXE是已解密的,如果是未解密的SAN8.EXE,则只认原版光盘,至少也得是clone版光盘镜像,不是任意的San8PK光盘都认的。

1、在光驱中放入三国志8威力加强版光盘,或者在虚拟光驱中放入相应的光盘镜像,前提是有这个。

2、找一个免CD但又能支持光盘的koeicda.dll文件,虽然能解决玩的问题,但在没有光盘或者镜像的情况下,会没有背景音乐。

如果找不到这种功能的koeicda.dll下载,可以用UltraEdit或者WinHex把原有的koeicda.dll(31232字节,MD5: B9211E2E591E41B5877F2366571A92CB,CRC32: 81551EF1)文件中,偏移16C9的FF值改为00就行了。

关于三国志8化繁为简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 三国志8乱码 三国志8pk版乱码怎么解决

    这个问题所以出现是因为三国志8使用的是繁体字,在简体系统下就会出现乱码化繁为简 v2.13版个人推荐这个转码软件,比较简单关于这个软件的使用:“游戏文件”,先点“浏览”,然后选择要运行游戏的.exe文件,这里就是三国志8的主程序 设好后点“化繁为简”就可以直接启动三国志8了其中会有些空格,不影响体验,习惯就好 出现:0x????????指令引用的0x????????内存

  • 三国志8中文版 三国志8秘籍

    1、《三国志8》作为《三国志7》的延续,其游戏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这个版本中,游戏体验得到了**提升,玩家现在可以自由地选择任何一个角色进行游戏,这增加了游戏的多元*和自由度。开发者特别强调了武将之间的复杂关系,如“兄弟”、“对手”和“敌人”,这种设计使得每个角色都具有丰富的个*特征,使得游戏世界更为生动和真实。 2、游戏中错综复杂的人际网络构建了深入的互动*

  • 三国志8 三国志8所有**一览

    选择“终了”——“结束现在的角色”后让电脑控制再同时按:ctrl+alt+滑鼠右键便可以选其他武将啦,*多8个。 1、先用中文输入法将你要起的名字写好,存在文本文件里面。 2、用南*星的中文&lt;-&gt;日文转换功能把中文转换成日文。然后把转换好的日文存档。 3、拷贝转换好的日文到登陆武将里面填写相关的内容。 当君主下野时,如有义兄弟在同一城中,就可成为放浪军。下野前将城市的钱引出

  • 三国志7秘籍 三国志7

    1、三国群英传七中增加五将功勋值的这个秘籍的话,你可以通过这个**打战队或者是一些比赛来进行获得,或者是你也可以通过这个厄够买这个五六级的一个方式进行获得。 2、我在长江南岸的安庆出生,可我却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方长大。雪,对我来说,只是一两岁时的模糊记忆了。我那时小*了,见过雪也等于没见过。 3、雪,在我的梦中,是很美丽的。它们是天空中落下的精灵们,一边摇晃着一边掉落下来,和美丽的大地亲吻

  • 三国志7攻略 三国志7的全部攻略

    获得宝物:太平清领道(**张梁)效果:HP+100 攻略:6回合出现张角援军,张角一句“天灵灵地灵灵”,黄巾军士气大增,所有状态提升(张角有那么猛吗?)。击退张角,他会逃到管亥旁边,交代管亥要把太平要术给周仓,没想到管亥一刀秒了张角后走人。 获得宝物:春秋(**华雄)效果:每回合得武器经验10点 白银铠(保孙坚不死)效果:策略无效 攻略:此关开始孙坚用飞毛腿直奔袁绍所处安全地带(真贼)

  • 三国志8好玩吗 三国志7和8哪个好玩

    三国群英传8好玩吗?游戏已经在1月12日发售,那么游戏有哪些优缺点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三国群英传8游戏优缺点分享吧。 1.游戏的动态立绘和大地图等画面效果是真的很不错,武将不管对话还是看武将详情的呼吸效果无疑比三国志系列的2D呼吸效果更为好看 2.能禅让君主让原君主变成一般武将手下这个设定真的是暴赞!原先玩三国群英系列和其他三国游戏我都是开场献祭公孙瓒让赵云当老大来着,有这个功能还能留下个名将使用

  • 三国志8威力加强版 三国志8威力加强版的娶妻条件

    刚开始时,选一个喜欢的武将,赵云啊,张辽啥的,这个靠个人喜好。这样主要是*悉一下游戏的过程。 对于内政方面,治安靠武力,技术和修补靠智力,商业靠政治,开垦靠魅力。工作开始时,要先注意气力(行动力)。一次需60点,见闻是20点。要先见闻,然后在进行工作。这样,成绩好,见闻**是30.之后在进行见闻,就有机会得到技能,像商业啊,**等,这里就不多说了。 对于战斗,就是各种战法,在兵营中进行训练

  • 三国志8攻略 三国志8实用攻略详解

    阳平关之战-》定军山之战或葭明关之战 …定军山之战-》汉水之战-》天*山之战或长安之战 …葭明关之战-》剑阁之战-》天*山之战或成都之战 凤鸣山之战-》天水之战或祈山之战 …天水之战-》汉中退却战或街亭之战 …祈山之战-》汉中退却战或街亭之战 ……汉中退却战-》剑阁之战或五丈原之战 荆州电击战-》上庸之战或麦城之战 …上庸之战-》西陵之战或夷陵之战 ……西陵之战-》白帝城之战或江陵之战 …

  • 三国志8黄金版 三国群英传

    《三国群英传2》游戏从*早的1.0版,到*后的1.05版,一共有5次升级,1.05版已经是比较完善的了,虽然还存在一些BUG。 同时,因为很多喜爱《三国群英传2》的热心玩家存在,因此出现了很多的MOD修改版本。群2夏傲版开创了《三国群英传2》修改先河,虽然他流传出来的“夏傲修改版”,目前看来,已经相当原始,但作为*早的奠基人,以及他关于《三国群英传2》游戏修改的理念

  • 三国志9 求三国志9完全攻略与秘籍

    1、版本只有三国志9(普通版)和三国志9pk(威力加强版)这两个,其他的都是民间高手在这基础上增加其中的剧本和小修改而已。三国志历代的加强版都是在普通版的功能上扩展,主要增加了“编辑”功能即自己可以修改武将城市等数据,和其他一些功能加强,通常加强版都比普通版更完善更好玩。三国9的加强版有增加了虚拟剧本和短剧本(磨练史话),增强了电脑ai(还在游戏开始前增加能把电脑的兵力内政强度等加大的设定)